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指导下,全州供销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发〔2015〕11号、黔党发〔2016〕5号、黔东南党发〔2016〕35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扎实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提升“政治三力”。一是强化思想建设,夯实政治根基。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持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党组会议20次,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省、州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引导系统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信念、诠释忠诚、强化担当,夯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根基。二是强化政治担当,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召开4次专题会议传达部署、制定方案、听取基层党组织阶段性工作情况报告,领导班子及其他副县级领导干部先后参加州委读书班1期,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期,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3次,班子成员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发言提纲18篇;基层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讨论25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7期、专题辅导5期,参学党员132人次;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案例学习、赴麻江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党纪学习警示教育15次,受众122人次。三是聚焦政治责任,抓实重点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机关党委年度工作要点,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突出抓好正面宣传、阵地建设和网络安全;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精神,向州委报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1次。加强属地管理。对系统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监督管理,系统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相关问题。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在州供销社系统落地落实。四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7个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赴施秉黑冲战斗遗址等开展红色教育7次67人次,组织15名年轻党员集中观看《单声》爱国主义主题电影等,引导系统党员干部铭记历史、见贤思齐,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聚焦主责主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一是顶住了行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受社员股金清理、物业租赁收入、医疗用氧业务转移等因素影响,导致系统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额94.84亿元,同比下降0.05%;营业总收入6.06亿元,同比下降4.45%;利润总额6487.85万元,同比下降2.08%;所有者权益9.83亿元,同比增长4.59%,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州经济发展指标在全省排第2位。二是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实力持续增强。组建了州、县(市)两级供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完成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整合工作,明晰了企业业务发展板块。全系统集团公司注册资本达到9.5981亿元,经营性社有资产总额达到19.81亿元。完成麻江、榕江、三穗等5个县级11家社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任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0%,全州累计完成28家集体企业改制工作。通过股权转让、经营者持股、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实现股权多元化,逐步恢复系统烟花爆竹自营,台江县通过引进2名股东投入240万元对烟花爆竹业务经进行股份制改革,当年实现烟花爆竹销售660万元,利润96万元。全系统完成烟花爆竹销售5.69亿元,同比增长26.13%。三是基层服务基础逐步夯实。印发了《黔东南州供销社整县推进基层供销社规范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完成台江县、岑巩县、三穗县、丹寨县、镇远县、从江县6个整县推进基层供销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县级社,完成推进14个高质量发展基层社建设和从江贯洞、麻江杏山、岑巩注溪、台江施洞4个总社“千县千社”示范基层社建设。榕江通过持续打造2.0版“三社联建”,累计完成60个村级“三社联建”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服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展。丹寨县通过投入项目资金169.41万元,完成龙泉供销合作社综合楼项目建设,并完成7个乡镇30个中心村经营终端网点建设,网点经营覆盖率达100%。台江县完成2个为农服务中心、62个“寨富驿点”、26个村级农资经营服务网点建设,基层经营服务网络逐步完善。镇远县为恢复乡镇基层社发展,在涌溪乡注册成立贵州省日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改立项,带动村集体及种植大户共同种植1万亩马铃薯,并同时开展测土配方、农资化肥代购、技术服务、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服务,统一标准种植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统一订单销售,迈出新型农业的第一步。四是持续盘活社有资产。麻江县通过引资1200余万元,在麻江县公共配送中心建成四星级维也纳酒店。榕江县投入3000万元,完成1.08万㎡忠诚供销商厦项目建设。凯里市引资5950万元,完成1.95万㎡兴凯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引资530万元对易地移民安置小区智慧农贸集市进行升级改造,解决易搬脱贫群众就业123人,投入200万元对牲畜交易市场进行维修改造,年牲畜量约15万头。黎平县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加强对肇兴基层社门面维修整理,通过对外公开招租,租金从原来每年12万元,增加至每年70.5万元,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全力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全系统销售肥料19.16万吨,肥料库存3.8万吨,销售化学农药326.72吨、农膜414.94吨、种子饲料3617万元、农用机械1.29亿元,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保障了全州农业生产需要。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业务。深入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开展农产品采后预冷、仓储保鲜、冷链配送等综合服务。麻江县通过为全县63所中小学配送本地农产品数量1916吨,金额2667万元。镇远县通过现有平台和渠道销售,完成机关、学校农产品配送1488.31吨,共计1962.35万元。天柱县通过成立贵州供多多配送服务公司,依托供销社的架构,设立县级配送服务中心1个、乡镇配送服务站7个、村送服务点17个,开展农产品配送,共收购农产品480吨128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零散农产品销售难的瓶颈问题。2024年,天柱县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麻江、黄平、天柱3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已全面投入运营。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系统完成土地流转2.1万亩、土地托管2.94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8.79万亩次,其中:配方施肥5.87万亩次、统防统治9.12万亩次、农机作业3.79万亩次。岑巩县通过项目申报获中央财政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72万元,购买大型农机14台(套),投入130余万元,修建岑巩县农机“4S”店,为全县农机提供维修、维护等服务;通过组建农机协会,整合农机128台,为全县翻犁2000余亩、无人机飞防5000余亩、稻谷收割1500亩,完成89个1550亩地块占补平衡种植工作。镇远县完成5个水稻全程机械和示范区建设3000亩、机械化水稻移栽1500亩、无人机植保30000余亩、土地翻犁10000余亩、油菜收割60亩。丹寨通过与锦润集团合作,开展农机作业、配肥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9122亩次。四是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成效明显。州供销集团、凯里、麻江、丹寨社属企业在省内外建立农产品特色专馆(专柜)17个。州供销集团、凯里、麻江、岑巩等县(市)通过 “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直播销售。麻江县开展线上直播、农特产品展示展销57场次,完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456.8万元,同比增长39.08%。从江县依托6个联营超市和160个经营网点,帮助27户果农完成百香果销售30余万斤,实现销售额158.2万元。榕江县建立微信农产品交流群发布农产品信息100余次,帮助全县农户销售西瓜、百香果、蔬菜、生猪等,完成交易额811.9万元。台江县借助“村BA”旅游阵地、举办供销农产品产销会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展销活动,销售当地农产品904.56吨,完成销售额735.51万元。全州15个脱贫县443家企业入驻832平台,通过832平台共计销售农产品种类2729种,已完结成交额1.15亿元。全系统累计完成农产品类销售42.34亿元,为繁荣城乡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五是抓实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制定《2024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方案》、《乡村振兴驻村帮扶2024年度任务清单》,通过走访慰问、开展爱心妈妈活动等,慰问困难群众28户,捐赠资金0.64万元;捐赠100吨有机肥和复合肥,支持帮扶村抓好坝区产业,完成20亩大棚辣椒育苗和150亩油菜、145亩辣椒、318亩水稻种植;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30余人,年人均增收4000元。加强村级大棚盘活、烤烟棚利用和水资源收益等,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9万元。
(四)坚持底线思维,全面稳妥化解重大矛盾风险。按照省政府、州政府“343”三年总体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社员股金清理整顿工作。全州17个社员股金服务组织清退社员7958户,清退社员股金5.38亿元,圆满完成社员股金清零目标任务。按照“内紧外松”要求,切实管控各类舆情、挤兑风险,守住了风险底线,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自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我州是全省唯一无赴省进京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市(州),维护了全州社会大局稳定。雷山县通过筹集资金81.4万元,解决13名基层职工长期欠缴养老保险问题。
(五)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是履行党建职责,自觉种好“责任田”。组织召开3次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安排部署系统党建工作;组织研究制定党组、机关党委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配备9名党务人员负责系统党建日常工作,明确2名同志任机关离退休支部“第一书记”、联络员;完成3个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压实基层党建“硬指标”;强化“星级化”管支部、“闭环式”管支书、“积分制”管党员力度,激发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二是推动党建行动,坚决守好“主阵地”。督促基层党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制度;完成党组书记讲专题党课2次、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4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支部联合党课3次、支部书记、支委委员讲党课24场,参训党员550人次。实现支部到所在社区报到率100%,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率100%,累计完成政策宣讲19人次、扶贫帮困14人次、公益服务155人次、认领“微心愿”13个,为社区解决问题9个,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丰富活动载体,组织系统职工开展职工庆“三八”集体活动,参加2024年州直机关职工篮球赛、黔东南州第十五届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职工登山比赛暨双拥体育活动。组织15名年轻党员集中观看《单声》爱国主义主题电影。系统2名党员分别荣获“2023年度州直机关文明标兵”“黔东南州2024年优秀巾帼女性”称号。三是强化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主力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先后参加总社、省社、州人大、州委组织部、州委党校等专题培训16期26人次。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用人管理权限,完成1名企业副职调任工作,选拔1名企业中层职工任企业经理层。完成1名科级领导干部按期转正,4名科室负责同志岗位调整,按程序从基层选拔2名基层工作人员到机关工作。派遣2名优秀干部赴三穗县等溪村任第一书记和直属企业挂职锻炼,选聘2名大中专毕业生到系统实习。严实发展党员,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工作思路,完成发展对象培养3人、入党积极分子8人。
(六)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向纵深推进。一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将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工作纳入县(市)社、州直企业年度目标考核,将党的全面领导写入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章程。二是协同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全系统通过开展专项督查、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强化对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工作统筹推进。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州供销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听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和机关纪委工作报告2次,专题听取机关党纪学习教育和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报告5次。积极支持监事会、派驻纪检组开展系统制度执行专项检查4次。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力度。开展1次州供销社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党员收看《铁纪生威,带电长牙》等警示教育7次;开展55违反起中央八项规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学习,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以案示警、引以为戒。组织参加“2024年州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微课程竞赛活动”,获优秀组织奖。组织1名党员同志参加“黔东南州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微课程竞赛州直单位赛区海选比赛”,获得三等奖。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推进科学决策。完成干部人事任免、项目投资等“三重一大”事项研究65项,向上级重大事项报告31项、工作专报7期。五是认真践行“四种形态”。通过预防提醒谈话,在党组会议、重要节点及时通过集中谈话、任前谈话、短信提醒、微信提醒预防16次528人次,使批评教育、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是强化监事会职能作用发挥。全年完成监事会专项督查2次,反馈问题21条,下发整改工作提示16期。2024年,州供销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聘为“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七是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制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对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3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17条,已全面整改完毕。八是强化作风整治。认真组织开展中央办公厅督促检查情况第4期涉及黔东南州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违规喝酒专项整改。组织开展“茅台酒乱象”专项整治、办公用房清理等工作。严格落实会议、文件、督查报备制度,定期向州委、州政府报告会议、文件、督查工作执行情况,全年印发规范性文件5件,同比下降28.57%;全年公务接待费1.64万元,同比下降8.6%。修订印发了《黔东南州供销社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黔东南州供销社公务用车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6个,进一步强化机关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预算采购等监督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市)社综合改革发展不平衡,改革任务落实与中央、省委和州委部署要求有差距。二是社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资产评估划转、土地变更等方面政策制约问题,社有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偏弱,市场竞争力弱,发展质效不高。三是基层服务设施薄弱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持续提升。四是社员股金清理整顿任务重。清收难、资金筹集难,影响供销社系统后期发展。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做好农资供应。推进州、县(市)、乡(镇)三级农资应急保供体系建设,做好重要农时的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二是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我州小农户为主和山地特色农业的基本农情,因地制宜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托管服务、资金供应、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产品加工、收储、烘干、销售等综合服务,延伸服务链条,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三是继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坚持政事分开、社企分开,进一步明晰性质定位,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四是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加强社有股金清收工作,强化清收、防范风险,确保全面完成清理整顿工作任务。同时,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五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商务和发展改革等部门,申报好县级集配中心、应急物资保障中心、乡镇为农服务中心、村级便利店、智慧农贸市场等县域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和双向流通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农业基金、新网工程资金、省社发展基金,强化“531”项目库建设,切实做好数字供销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六是全面加强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七是坚持守正创新,聚力提升服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黔党发〔2016〕5号、黔东南党发〔2016〕35号文件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找准供销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夯实基层服务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