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福泉市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贴农村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市乡村服务综合体系,努力搭建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网络平台。截止目前,福泉市供销社发展社有企业8家,建成8个镇级基层社、16个村级(社区)供销社、10个农村综合服务社、60个“新网工程”网点。
一、锚定工作目标,夯实新型基层社建设基础。一是摸清底数。按照《贵州省供销社推进基层供销合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工作安排,深入村寨开展调研,摸清各村详细情况,并结合各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选布点,针对实际择优进行建设。二是坚持标准。按照有证照、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收入、有为农服务项目的“六有”要素,以农资、日用品供应等为切入点,因村制宜、分步推进,突出特色、分类建设与发展。三是强化统筹。构建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和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造集生产服务、流通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拓展供销社基层组织经营阵地。
二、强化统筹协调,分类推进基层社建设。2024年,福泉市供销社锚定新航向,全力推行社属企业领办基层社模式,激荡发展新动能。福泉市供销社资产有限公司、福供百货有限公司及贵州福泉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三大支柱率先发力,担纲基层发展“排头兵”,2024年牛场供销社社有资产增值2.4万元,道坪供销社超额完成年度营业目标26.42万元。经营上,福供百货打破传统销售壁垒,为基层社量身定制赊销方案,小到日常清洁用品,大至五金器具,源源不断输入基层便利店,盘活乡村消费微循环,销售额逐月递增。农资赊销领域,农资公司化身“及时雨”,在春耕秋收关键节点,凭信用为农户先行配送优质化肥、种子与农药,技术员同步下乡,实地指导科学用量,农作物亩产量平均增长 10%,农资浪费率降低 20%,金融服务贴心入微,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低息小额贷款,简化流程,为创业农户、基层社升级项目注入资金活水,催生一批乡村加工车间、仓储新设施。县级社全程“掌舵”,优化管理细则,资金流向、业务拓展全程监管,资源精准调配,人才柔性流动,攥指成拳聚合力。
三、聚焦亮点打造,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一是遵循“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原则,针对具备固定资产的乡镇,灵活运用招商引资、合作建社等多元策略,加速基层社改建进程。本年度精准投入 50 余万元经费用于陆坪供销社空地开发,预期建成超 10 个标准摊位;同步推进与第三方合作共建牛场供销社整体改造工程,全力塑造集自主经营、惠农服务、合作联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样板。二是锚定陆坪、道坪两个高质量发展基层社创建目标,秉持提质扩面并举策略,成立专项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与职责,细化要求,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严格对标上级社创建标准,推动基层社建设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四、践行服务宗旨,拓宽经营服务渠道。一是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聚焦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关键目标,市社以福泉市辣椒特色产业发展为契机,指导社属企业福泉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合作制、订单式、托管式等创新服务模式,引领各基层社参与全市10万余亩辣椒订单式种植项目,增强基层组织向心力与吸引力。二是与村支两委共同发展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化服务,充实服务功能,夯实为农服务基础。2024年道坪供销社与道坪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道坪供销社承包道坪青龙山殡葬中心。投入10万元用于平整停车场、购买相关设施设备等。三是依托贵州银行乡镇金融服务站点项目,精准推动合作共建普惠金融服务站点落地生根,当前已在道坪、牛场供销社成功开展金融服务业务试点,有机串联金融服务与基层社既有服务板块,让农户在家门口畅享存、取、贷一站式金融服务便捷体验,实现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生活服务无缝对接。